肿瘤微生物特征呈现抗肿瘤活性 | 微生物专题
论文标题:Intratumor microbiome features reveal antitumor potentials of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
刊登日期:2022年12月
发表杂志:Gut Microbes
影响因子:9.434
技术手段:16S rDNA测序、scRNA-seq、代谢组、转录组
肝内胆管癌(ICC)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,在中国发病率高。微生物群已被证明寄生在人类的肝脏和胆管中,它们可以影响肝脏代谢、免疫环境和疾病状态;肠道菌群失衡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(NASH)和肝硬化的进展有关,微生物群可以刺激肝脏炎症反应和肝纤维化,并诱导IL-6的产生,从而促进肝脏肿瘤的发展。目前,关于微生物与胆管癌间的研究相对较少,研究肝内微生物群对肝胆疾病的进展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。
图1 研究思路
图2 ICC组织中微生物群组成的分析
作者收集了52例ICC患者的94个临床样本,其中42例配对样本(肿瘤组织:T组、癌旁组织:P组),其他包括未配对的3例肿瘤组织、7例癌旁组织和5例正常肝组织。通过16S rDNA测序(以下称16S测序)分析发现T组与P组间的微生物组成总体相似(图2a);与正常肝组织相比,T组和P组的微生物组成具有显著差异。接着作者分析了T组、P组和正常组织样本中的微生物组成多样性,结果显示ICC癌组织中微生物的种类更多(图2b),T组中菌群的α多样性显著高于P组(图2c);T组、P组和正常组织样本的β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,但P组和T组相对于正常组织也有很大的相似性(图2 d)。该研究中的正常组织来源于肠癌或肝血管瘤肝转移患者,其与IC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病理背景差异较大,因此在后续的比较步骤中未纳入正常组织的菌群数据。
图3 实验证明组织中存在细菌
作者通过设计肺炎克雷伯菌(Klebsiella pneumoniae)等菌的DNA寡核苷酸探针,与ICC组织切片DNA分子杂交,HE染色和FISH荧光染色显示ICC组织中存在DNA(图3a)。接着,作者将新鲜ICC组织和癌旁组织匀浆涂布于平板上培养,结果观察到平板中存在菌落(鉴定存在头葡萄球菌(staphylococcus capitis),与16S测序结果相符),表明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存在活菌(图3b)。通过TEM实验发现细胞内活菌存在于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,并被溶酶体包裹(图3c)。溶酶体可以分解从外部进入细胞的物质,作者推测进入细胞的细菌会被溶酶体溶解,而未完全溶解的部分可以通过电镜成像观察到,这与观察的结果一致。
图4 scRNA-seq分析显示每种细胞类型中都存在细菌RNA
通过细菌培养和投射电镜实验验证了细胞内存在细菌,但是并没有整体描绘细菌在各种细胞类型中的分布变化,作者通过scRNA-seq分析了来自ICC患者的癌组织、癌旁组织和血浆样本,结果共获得11357个细胞可用于后续分析(图4a),tSNE聚类为11个细胞簇,细胞注释为成纤维细胞、内皮细胞、肝细胞、粒细胞、中性粒细胞、树突状细胞、巨噬细胞、NK细胞、浆细胞和T细胞(图4b)。通过scRNA-seq分析样本中每个细胞中的细菌转录产物,结果表明细菌RNA不仅存在于胆管细胞等实质细胞中,但也存在于各种免疫细胞中(图4c)。血浆中细菌富集于白细胞的粒细胞中;在癌旁组织中细菌转录产物在T细胞中富集最为丰富,这可能是因为T淋巴细胞会积极参与癌旁组织的免疫反应(图4d)。肿瘤组织中最主要的细胞类型是恶性细胞,主要包括癌性肝细胞和胆管细胞,因此肿瘤中的大多数细菌都富集在该细胞类型中(图4e)。差异表达结果显示,肿瘤组织恶性细胞中细菌含量高于癌旁组织,而肿瘤组织T细胞中细菌含量低于癌旁组织。有研究表明细菌的蛋白肽片段结合肿瘤细胞后被T细胞识别,因此推测本研究鉴定的细菌可能直接参与人体的免疫反应。
图5 环境因素分析显示了细菌丰度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
作者通过探讨肿瘤微生物丰度与临床因素的关系,冗余分析(RDA)分析发现CA199对肿瘤组织细菌的影响最大,其次是白蛋白和白细胞(图5a);其中CA199与白蛋白呈正相关,CA199与白细胞、高铁血红蛋白呈负相关。通过计算瘤内微生物分类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,发现炭疽芽孢杆菌(Bacillus anthracis)和偶氮假单胞菌(P. azotoformans)的数量与CA199呈正相关(图5b)。相比之下,结核性Burkholderia tuberum和P. fungorum的数量与CA199呈负相关,并与该细菌在ICC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相关,由此推测它们可能具有抗肿瘤特性。
基于16S测序结果,结合eggNOG和KEGG数据库对细菌的生物学功能进行预测,结果显示细菌菌群的功能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(图6a);KEGG功能预测表明菌落功能主要与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途径相关(图6b);作者进一步分析确认细菌菌群与氨基酸生物合成、嘌呤代谢、嘧啶代谢和丙酮酸代谢相关(图6c)。
图7 肿瘤和癌旁组织间细菌含量的差异分析
在门水平上,线性判别分析(LDA)结果显示癌旁组织中变形菌门(Proteobacteria)含量较高,而装甲菌门(Armatimonadetes)、疣微菌门(Verrucomicrobia)和梭杆菌门(Fusobacteria)在癌组织中含量更高(图7a)。通过RT-qPCR进一步验证了肿瘤组织中的Verrucomicrobia和Proteobacteria的DNA水平与测序结果相符(图7b)。在属水平上,大多数丰富的细菌在肿瘤组织中表现出较高的水平,包括嗜酸菌属(Acidovorax)、葡萄球菌属(Staphylococcus)和罗氏菌属(Roseburia)(图7c)。另外,P. fungorum和P. azotoformans在癌旁组织中含量高于肿瘤组织,作者推测癌旁组织中含量较高的细菌对肿瘤发展具有抑制作用,这与P. fungorum荧光半定量分析的结果相似(图7d-e)。
图8 体内外实验证明P. fungorum对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
作者利用人胆管癌细胞系研究P. fungorum代谢产物对癌细胞迁移的影响,用staphylococcus capitis(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同源的菌)作为阳性对照进行体内外实验,结果显示菌液上清液(过滤无活菌)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,抑制效果随浓度增加而增强;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菌液上清液影响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(图8a);细胞划痕实验也证实菌液上清液可以抑制癌细胞迁移能力(图8b),表明细菌代谢产物中可能存在抑制癌细胞迁移的因子。
接着作者在6周龄裸鼠中构建了皮下移植肿瘤模型(图8c),除常规将肿瘤细胞皮下移植到小鼠体内作为对照组外,还设计了(肿瘤细胞+活菌)、(肿瘤细胞+细菌上清)、(抗生素处理+肿瘤细胞+活菌)3个实验组,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肿瘤体积相对于对照组减小(图8d),实验组活菌小鼠的肿瘤体积与对照组相比最低,细菌上清液组与抗生素处理组在接种至3周期间肿瘤体积变化无显著性差异,但活菌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更明显。此外,通过FISH实验验证了P. fungorum在小鼠肿瘤中存在,验证了体内实验的准确性(图8e)。
图9 小鼠皮下移植肿瘤的代谢组学分析
为探究细菌对肿瘤的影响,作者通过非靶代谢组学发现实验小鼠和对照小鼠移植肿瘤中共有380个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,其中187个代谢物表达下调,193个代谢物表达上调(图9a)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存在不同的生物学特征(图9b);其中P. fungorum代谢产物中显著上调的代谢物是2-丙基戊二酸(脂肪酸类,可能与药物代谢有关)和n -乙酰天冬氨酸(氨基酸、多肽及其类似物)(图9c)。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丙氨酸、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通路(图9d);通过将功能预测结果与微生物组数据在通路上联合分析,发现该通路中n -乙酰- l-天冬氨酸的数量显著增加(图9e),作者推测由细菌作用导致代谢物改变。此外,通过用上清处理的细胞株进行转录组分析差异基因变化,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碳代谢、糖酵解/糖异生、氨基酸生物合成、丙酮酸代谢、肿瘤代谢、碳代谢通路等;通过将转录组结果与代谢组结果进行比较,作者推测氨基酸合成代谢与细菌对肿瘤的作用密切相关。
该研究通过研究人员对99个组织进行16S测序以表征肿瘤内微生物群的特征,并且通过HE染色、FISH实验和TEM实验验证组织中存在微生物DNA;与癌旁组织相比ICC肿瘤组织中含有更多种类的菌群并且α多样性更高。同时,通过scRNA-seq显示瘤内细菌可存在于多种细胞类型中,主要富集在恶性肿瘤细胞中;此外,通过分析16S测序结果发现肿瘤组织中最丰富的细菌包括Burkholderiales、Pseudomonadales等;在癌旁组织中,P. fungorum含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,且与CA199 水平呈负相关;体外和体内实验结果表明,P. fungorum对肿瘤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。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表明,P. fungorum可通过丙氨酸、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抑制肿瘤生长。
于君组是如何讨论肿瘤内微生物异质性及与突变的关系 | 肿瘤微生物组
肿瘤微生物组新知:肿瘤内微生物群在癌症转移中的新作用 | 微生物专题
点击下方图片进入云平台资料汇总:
所见即所得,绘图高规格联川云平台,让科研更自由